智者上訴 – 尊重的回應方式

孩子經常面對的一個問題,就是當他們被要求作一些不想做的事時,他們就很難順服以及表示尊重。在聽到一個不合乎心意的指令或「不行」的答复時,有些孩子就會以滿腹牢騷來操縱父母,以得到他們想要的。有些孩子却用糾纏的方法,不斷用問題或埋怨火攻父母,試圖令父母讓步改變主意,最後得到他們想要的。為什麼孩子會用這些方法呢?因為它們行得通。

孩子需要知道他們的詭計是行不通的,他們需要學習以更尊重的方式來溝通。當孩子不同意別人所給的指導時,他們需要知道該如何處理他們的感受 -「當我不想去作時我如何順服?」教導孩子如何回應,對他們長大以後會有極大的幫助。

當孩子不同意或不想順服時可以有兩種選擇:

「先順服,然後再談」

讓孩子學習放下自己的想法並遵照指示是很重要的,即便是當他們不想作的時候。很多父母向那些沒有遵從最簡單指示的孩子讓步,總是與他們爭論。其實,對孩子們說「先順服,然後再談」,強調的是順服。 例如,你對卡爾說:「卡爾,換睡衣的時間到了。」「我還不累,還不想睡覺呢。」「換上你的睡衣,然後我們再談。」

如果這個方法還不能帶來順服的結果怎麼辦?對尚未學會順服的孩子,就需要限制他們的選擇。比如你讓女兒自己去挑衣服穿,她卻拖拖拉拉的或是開始玩耍,你就可以說:「妳已經浪費太多時間了,現在由我選妳要穿的衣服。」順服並非取決於了解為什麼。

孩子往往會有錯誤的想法,就是如果他們不喜歡這個要求他們就有理由抗拒。事實上,許多時候我們成年人也需要順服,即使我們不喜歡或感到不方便。總之,一旦孩子學會了先順服這個技巧,他們就可以學習另一個技能:評估所領受的指令,並且提供有創意的替代方案。

智者上訴 

特權和責任是並行的。當孩子學會負責任,並按照指示而不爭論和抱怨,他們就適宜擁有智者上訴的特權了。這種技巧可以幫助孩子處理自己感受,同時可以用尊重的方式來回應。 你的孩子可以學習這種溝通方式,這確實是一套公式:

智者上訴的說法:

「我明白你希望我……因為……」

「我對這事…感到困難…」

「我可否請求…」

父母可以訓練孩子說:「我明白你要我做…」並且讓孩子完成他要說的句子。例如,你希望孩子放學後幫你修剪草坪,孩子使用智者上訴的方法來溝通:

「媽媽,我明白你希望我去修剪草坪,因為它長得很高了。」(第一步是孩子尊重地表達明白母親的要求)

「我對這件事感到困難,因為我現在很累。我昨晚沒有足夠的睡眠,而且今天在學校有很惱人的事。我很希望能夠先休息一會,聽聽音樂。」(第二步是幫助父母了解孩子的想放)

「我可否請求兩小時後才修剪草坪?」(第三步是讓孩子提出建議)

孩子專注於解決方法,而不是困難;父母則聽見一個建議,而非只是一個抱怨。如今孩子與父母是朝向一個共同的目標進行。當你的孩子尊重地向你請求,你就比較願意接納别的建議。  

如果一個幼小的孩子在你說「不」之後還繼續發牢騷,你可以說:「我已經說了不可以,如果你想要上訴,我會聽。但是你若繼續發牢騷,你就要坐到你的床上。」

智者上訴教導孩子一個很重要的技巧,就是當他們有異議時,需要知道如何以尊重的方式表達訴求。

孩子不可以挑戰父母的每個要求,但是智者上訴是用一種尊重的方式向父母表達。你必須決定哪一種回應是可以接受的。如果孩子在順服之前不斷的爭論,你可能需要強調「先順服,之後再談。」但是如果你側重於嚴格的順從,你也許需要容許智者上訴,教導你的孩子以尊重的方式回應。

如果你在家教導孩子使用智者上訴,他們就能夠在各種不同的環境中使用它。這是孩子一生都可使用的工具。

原文取自: Say Goodbye to Whining, Complaining, and Bad Attitudes… in You and Your Kids [Scott Turansky, Joanne Miller]

Leave a Reply

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:

WordPress.com Log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.com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Facebook phot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Connecting to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