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log

Parenting Resources

  • 智者上訴 – 尊重的回應方式

    October 15, 2019 by

    孩子經常面對的一個問題,就是當他們被要求作一些不想做的事時,他們就很難順服以及表示尊重。在聽到一個不合乎心意的指令或「不行」的答复時,有些孩子就會以滿腹牢騷來操縱父母,以得到他們想要的。有些孩子却用糾纏的方法,不斷用問題或埋怨火攻父母,試圖令父母讓步改變主意,最後得到他們想要的。為什麼孩子會用這些方法呢?因為它們行得通。 孩子需要知道他們的詭計是行不通的,他們需要學習以更尊重的方式來溝通。當孩子不同意別人所給的指導時,他們需要知道該如何處理他們的感受 -「當我不想去作時我如何順服?」教導孩子如何回應,對他們長大以後會有極大的幫助。 當孩子不同意或不想順服時可以有兩種選擇: 「先順服,然後再談」 讓孩子學習放下自己的想法並遵照指示是很重要的,即便是當他們不想作的時候。很多父母向那些沒有遵從最簡單指示的孩子讓步,總是與他們爭論。其實,對孩子們說「先順服,然後再談」,強調的是順服。 例如,你對卡爾說:「卡爾,換睡衣的時間到了。」「我還不累,還不想睡覺呢。」「換上你的睡衣,然後我們再談。」 如果這個方法還不能帶來順服的結果怎麼辦?對尚未學會順服的孩子,就需要限制他們的選擇。比如你讓女兒自己去挑衣服穿,她卻拖拖拉拉的或是開始玩耍,你就可以說:「妳已經浪費太多時間了,現在由我選妳要穿的衣服。」順服並非取決於了解為什麼。 孩子往往會有錯誤的想法,就是如果他們不喜歡這個要求他們就有理由抗拒。事實上,許多時候我們成年人也需要順服,即使我們不喜歡或感到不方便。總之,一旦孩子學會了先順服這個技巧,他們就可以學習另一個技能:評估所領受的指令,並且提供有創意的替代方案。 智者上訴  特權和責任是並行的。當孩子學會負責任,並按照指示而不爭論和抱怨,他們就適宜擁有智者上訴的特權了。這種技巧可以幫助孩子處理自己感受,同時可以用尊重的方式來回應。 你的孩子可以學習這種溝通方式,這確實是一套公式: 智者上訴的說法: 「我明白你希望我……因為……」 「我對這事…感到困難…」 「我可否請求…」 父母可以訓練孩子說:「我明白你要我做…」並且讓孩子完成他要說的句子。例如,你希望孩子放學後幫你修剪草坪,孩子使用智者上訴的方法來溝通: 「媽媽,我明白你希望我去修剪草坪,因為它長得很高了。」(第一步是孩子尊重地表達明白母親的要求) 「我對這件事感到困難,因為我現在很累。我昨晚沒有足夠的睡眠,而且今天在學校有很惱人的事。我很希望能夠先休息一會,聽聽音樂。」(第二步是幫助父母了解孩子的想放) 「我可否請求兩小時後才修剪草坪?」(第三步是讓孩子提出建議) 孩子專注於解決方法,而不是困難;父母則聽見一個建議,而非只是一個抱怨。如今孩子與父母是朝向一個共同的目標進行。當你的孩子尊重地向你請求,你就比較願意接納别的建議。   如果一個幼小的孩子在你說「不」之後還繼續發牢騷,你可以說:「我已經說了不可以,如果你想要上訴,我會聽。但是你若繼續發牢騷,你就要坐到你的床上。」 智者上訴教導孩子一個很重要的技巧,就是當他們有異議時,需要知道如何以尊重的方式表達訴求。 孩子不可以挑戰父母的每個要求,但是智者上訴是用一種尊重的方式向父母表達。你必須決定哪一種回應是可以接受的。如果孩子在順服之前不斷的爭論,你可能需要強調「先順服,之後再談。」但是如果你側重於嚴格的順從,你也許需要容許智者上訴,教導你的孩子以尊重的方式回應。 如果你在家教導孩子使用智者上訴,他們就能夠在各種不同的環境中使用它。這是孩子一生都可使用的工具。 原文取自: Say Goodbye to Whining, Complaining, and Bad Attitudes… in You and Your Kids [Scott Turansky, Joanne Miller]

  • 你的孩子長大以後會說什麼?

    October 9, 2019 by

    他們長大後會不會對你說--  “你從不曾心平氣和地與我交談。”   “當我需要你時,你總是不在。”   “你不遵守你的承諾。”   “你沒耐性聽我講話。”  “你老是對我大吼大叫。”    “你不了解我所經歷的困擾憂悶。”   “只有在我使你光彩、有面子時,你才愛我。”   “你永不滿意。”   “你老在看電視。”  “在我朋友面前,你使我尷尬窘迫。”    “你從不觸摸或擁抱我。”  “你和媽(爸)老是爭吵不休。”   “你不信任我。”   “你不讓我做任何決定。”  “你永遠忙不停。”    “你從不花時間陪我玩。”   “我永遠不會忘記你說的那些傷人的話。”   “你犯了許多錯,但你從不承認。”  “你老是說我一事無成。” “你利用我。”    “你使我活得悲慘痛苦。”   “你從未真正原諒我離家出走之事。”   “你冥頑不靈、跋扈無理。”   “你從未幫助我建立自信自尊。”  “你要我去做你自己都不願做的事。”    “你生氣時就打我。”  “當我正需要你時你卻離我而去。  或者,他們會說——   “當我需要你時,你總在我身旁。”  “我一直知道你愛我。”   “我們在一起時總是很有趣。”   “我還記得我們談過的一些事。”    “因你是我的好爸爸∕媽媽,我感謝上帝。”  “我知道我隨時都可與你傾談。”   “你使我覺得自己不平凡。”   “你信任我。”  … Read more

  • 數1-2-3的問題

    October 1, 2019 by

    用「數1-2-3」要求孩子們聽話是一種常用的策略,特別在有幼兒的父母當中。問題是,它其實不能產生持久的果效,相反地,卻教導孩子們去做反面的事情。想一想:數到三,就是教孩子他們不需要在要第一時間就聽從。他們學會了在必須回應之前,還有很多可以拖延的機會。難道我們不希望他們在第一次提示時就聽從嗎?

  • Positive changes in family life

    March 15, 2018 by

    Parents who participate in the coaching program are encouraged to write a weekly journal to keep track of their learning and progress, and at the end of the program, they write a summary of the changes they have experienced during the 8 weeks. The following is a summary written by a mother who has two… Read more

View all posts


Follow My Blog

Get new content delivered directly to your inbox.

Leave a Reply

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:

WordPress.com Log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.com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Twitter picture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Facebook phot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Connecting to %s